《蓉阳书塾》
一百四十年前的“希望工程”
在无锡城的北面,原有一座并不高大的小山丘,却有一个十分美丽而文雅的名字——芙蓉山。它东临锡澄河主干道阳浦圩,西南北三面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阡陌成行。有无数先民在这片土地上年复一年辛勤地劳作着,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生民。
自南宋初,高平徐王郡马过孟玉,敕赐郡马府第于无锡南塘黄藻里,成为锡邑的名门望族。后代子孙日益繁衍,人口日盛。传至第八世祖公序开始(元朝)迁徙到芙蓉山南居住。正当安居乐业、父慈子孝的天伦之乐时间,突遭飞来横祸,于1403年被土匪劫掠,一家一百三十余口死于非命,仅遗第四、第五二名幼子,即成为芙蓉山二派、三派先祖传承。后辈奋发图强,读书有成,自十三世祖柱字邦立迁居毛竹桥,到第十八世祖允隆字克兴(清康熙朝人)及十九世士禧字全五(雍正朝人)、二十世丰乐原名圣福(乾、嘉朝人)、二十一世治原名继美字承平(道、咸朝人)等各位先祖,看到子孙贫富不均,多有俊秀之才无力求学,都主张帮助族人以学业。感受到八士桥老三房族人祖孙三代共同奋斗,捐赠义田千余亩,用这些田地收的租息来创办义庄的典范,愿意仿效北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遗规、广置塾田、尊儒办学、培育宗亲。
于是在清同治五年(1866年)即距今140多年前,芙蓉山过氏参照“广兴义学”的章程,捐出肥沃的高平田220余亩,并报请立案创办东北塘地区的第一所学校——“蓉阳书塾”(由朝廷办的学校叫“国子监”,各级地方政所办的学校叫书院,如著名的岳麓书院、东林书院等。个人家庭办的叫“私塾”,集资并有公益性质的为“书塾”),为过氏优秀子弟攻读科举提供经费,招收过氏孤儿和贫困生免费入学读书,其意义不亚于当代“希望工程”,其宗旨为“施仁恩于莹子、广文化于宗亲”。 为了让更多的过氏子孙有读书的机会,更好地普及教育,过氏22世耀祖字锦中之妻赵孺人,继承耀祖和其弟显祖字肯堂的遗志,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二月,发动过氏族人共捐高平田一千亩七厘八丝,建书塾校舍三十间,扩大书塾的范围,吸纳了大批过氏贫困生免费读书。并将所有产权归入“过义塾”、“过雅宜肯庄”、“过源雅祭”等名下。还规定书塾产权“永禁盗卖”。义田每年所收租息,除缴纳国家规定的田赋、扣除祭祖等费用后,其余均归书塾用于修缮校舍、支付塾师束修(薪俸)、资助贫困生等。 史料记载:“延塾师以广培植;助考费以拔贤才;凡有四穷发给月米;独子无力者,助资毕姻以延一脉;停柩年远者,资其举殡以安幽灵。”过氏芙蓉山二派子孙(东北塘毛竹桥附近),自七八岁至十四五岁贫穷者均可得到资助上学读书;贫困的大龄青年可以帮助完婚;贫困无子女瞻养的老人每月可领补贴;临终还可出资为其办丧事等等。同时还捐资修建“黄兴桥”、“西北塘桥”等。凡此种种义举,足显过氏先祖志怀抚恤、薰德宗族、风范永垂。
公元1906年,在清政府废科举、兴学校的背景下,东北塘芙蓉山二派过氏宗族作出一项重大决定:将蓉阳书塾和顾氏私塾组合成“强壮学校”。先将原来办塾粮田和祭祀粮田的田契无偿地捐归学校。先将粮田亩数及字号刻石留存,再把原有旧单据召集族众核对后当场焚烧销毁。目的在于“克承先志、垂裕后昆;流泽之长、固无涯矣。以使塾产永固”。扩大了办学规模,扩大招生面,使当地其他姓氏贫困生也有免费入学的机会。
岁月悠悠,沧桑变迁。在1912年,过锦秋担任校长期间更名为私立“蓉阳小学”,历任校长的过氏人士有:过晋楷(1922年)、过志成(1941年)、过剑(1949年)、过锦诚(1951年)、过廷奎(1953年)。在1947年由过锦诚主持,在毛竹桥清芬堂创办蓉阳初中,并聘请有着丰富教育经验和教导艺术的过昭华任校长。 1968年蓉阳中学更名为东北塘中学。如今东北塘中学占地5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一万六千余平方米。在编教职员工一百五十多人,学生一千五百多人。多次获得“先进集体”、“文明学校”、“体锻达标先进单位”等称号。 “蓉阳小学”于1983年更名为东北塘中心小学,新建教育大楼和操场,硬件设施更加完善,师资力量更加雄厚,教育质量逐年提高,教学环境更加优美。成为“江苏省实验小学”,荣获:“中国特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国际象棋示范学校”、“无锡市园林式单位”、“无锡市少先队科研成果特等奖”、“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先进学校”、“全国‘双有’主题教育活动先进集体”、“无锡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遵纪守法先进学校”、“体育先进学校”等项荣誉。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蓉阳书塾”从140多年前建立以来,继承前辈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承前启后攀登高峰。传承着先人的优良品德,出现不少为“爱学助学”、“希望工程”慷慨解囊的有识人士,使这所“芙蓉奇葩、兴塘明珠、知识殿堂、学子圣地”的莘莘学子本着“薪火相传积淀深厚文化、求索争先凝成骄人业绩、生生不息铸造辉煌历史”,使这所百余岁的老学校输送一代代出色的新人,永远焕发青春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