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氏首页 - 新闻 - 博客 - 探古 - 家谱 - 祭奠 - 商务 - 名人 - 宗德 - 图库 - 研究会 - 电子刊物 - 论坛
loading...
新闻日历
过探先先生传略
时间:2016/4/6 9:20:46 出处:过氏文化研究会 作者: 2649次

    过先生探先江苏无锡北乡人也。少孤,育於母氏,性敏慧,刻苦力学,九岁毕五经,十三岁已能焕然成章。时科举未废,士大夫溺於咕毕章句之学,先生独旁及艺术诸书,尤注意专门学术。年二十二入上海中等商业学校,旋改入苏州英文专修馆,专攻英文,约二年,转入南洋公学,数月后,考取出洋留学,时年二十五耳。
   先生首入美国惠斯康辛大学,后转入康奈尔大学专习农学,因其品学优长,曾被举为该校名誉学会会员,复于此时创办中国科学社,开中国科学界之新组织。年二十九毕业得学士位,又以研究育种学有成绩,旋得硕士学位,时在民国四年,遂学成归国矣。
   先生归国后,即受江苏省当局委任调查江苏省农业教育,因其报告具有卓见,遂被任为江苏省第一农业学校校长。
   先生任校长五年,对于校务,改革整顿,不遗余力,故内而诸生奋发有加,外而校誉日益隆起,一时外省负笈来学者,踵相接也。先生除尽瘁校务外,复于民国四年冬发起江苏省教育团公有林,为全省教育之基产,中国之有大规模造林,盖自兹始耳。民国五年,先生复奉命筹备省立第一造林场,今之首都中山陵园,即其一区也。
    民国七年,复发起中华农学会,时中国科学社新由海外移至南京,社务未臻发达,先生勉设临时办事处于三牌楼寓所,苦心孤诣,独任撑持。
   民国八年,先生应华商纱厂联合会聘,主持棉作事,遂辞农校长职,于南京洪武门外开辟植棉总场,输入新种,改良栽培,今日各省植棉事业之发达,先生与有力焉。
   民国十年东南大学农科成立,被聘为该科教授,仍主持棉作事宜,继又兼农艺系主任,十二年复兼任农科副主任,十三年再兼推广系主任,东大农科之发展,有赖于先生者实非浅鲜。十三年秋季,江浙构乱,松太一带,糜烂不堪,被聘为善后会议赈务处委员,筹备农民借贷局。十四年辞东大教授职,改任金陵大学农林科主任。四年以来,金陵农科之进展一日千里,而负盛名于海内者皆先生之赐也。
   十六年革命军入京,混乱之际,金大副校长死于难,其时西人悉避去,一时内忧外患,纷乘叠来,先生被举为校务委员会主席,奔走应付,千方筹措,始入于磐石之安。
   自十七年以来,兼任江苏银行总经理,教育部大学委员会委员,农矿部设计委员,江苏教育林委员,中山陵园计划委员,国府禁烟会委员,江苏农矿厅农林事业推广委员会委员,并连选为科学社理事,中华农学会干事。
   溯先生自美回国以来,十余年间,节节为农界努力,善能应时势以创造,尤能明宿弊而革新,特是一己之精力,亦因之耗烁于不自觉者多矣,故行年未及四十,而髮已斑白,今春三月九日,忽患腹泻,医药罔效,遂于是月二十三日溘然长逝,享年仅四十三岁,呜呼痛哉!
   先生平生宁静俭朴,办事勤能,诚建设界之能人。著有百科小丛书《棉》一册;农林论文若干篇,散见于《科学》和有关农业杂志、农林新报等刊物。 妻胡氏,子五,女三,均幼。

    192957日,过探先先生灵柩安葬在朝阳门(今中山门)外汤山南麓,由中山陵园主任傅焕光、林场场长李寅恭与家属共同勘察,并由上述单位募款树立纪念碑。碑额篆书“過先生探先之墓碑”,碑文如下:“先生姓過氏,名探先,出江蘇無錫縣北鄉望族。當其少時,世界更大通,遠識之士,悟中國不能尚沿舊習,專為無用之學。故無錫名儒吾友胡先生兩人,首集其親故群子弟督促之,使研泰西有益人群之智。能成就而能探學奧有高名者,都十余人,先生其一也。先生為胡先生女侄競英女士之婿,夫婦皆以碩學聞當世。不幸前年女士仲兄胡博士明復中年遇險猝殞。昨年先生又以疾逝,年亦僅逾四十。兩人設竟其研討之所得,皆足為學術界加增新發明。故兩人之早謝,其損失關系世界全人類,非獨中國而已。先生治農學,初成業於美利堅之惠斯康辛及康奈爾兩大學。歸國教授於東南大學,及主任金陵大學之農科。一時公私所有農林事業爭倚恃。先生擘畫指導,得全國惟一之信仰者,亘十余年。而其他科學界亦共推先生主持重要組織。先生不惟學術為一時領袖,而性行尤超乎群倫。其詳自有傳狀,學史備書之。今全國學子議葬先生於湯山之教育林,永紀念其農學界之先哲。故於其下砭之碑,鐫記大端,并系之以詞曰:先生之學窮高極遠。衣我粒我,早也黽勉。湯之陰手植有木,應勿伐而勿翦。中華民國十有九年十月,武進吳敬恒撰文敬書并篆額。”

    过探先,光绪十三年丁亥1229日(公元1887年),生于无锡八士桥,字宪先。民国十四年,年任金陵大学农科主任;民国十六年被选为金陵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民国十七年以后,兼任江苏农民银行总经理、教育部大学委员会委员、农矿部设计委员、江苏教育林委员、中山陵园计划委员、国府禁烟会委员等职。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39日,参加设在金大农林科的军官屯垦讲习班,当晚忽患腹泻。315日后,病逐渐沉重,请中、西医和日本医生会诊,医药罔效。323日,因伤寒不幸逝世,终年43岁。遗妻胡氏競英,五子——南田、南寿、南武、南强、南同;三女——南大、南山、南五。41日,金陵大学、中央大学农学院、江苏省农民银行、中华农学会、中华林学会、中国科学社、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江苏农矿厅、中山陵园、江苏昆虫局、江苏金陵区造林场、中国科学社等12个单位联合组成治丧委员会。417日,江苏教育林委员会会议决定指拨第一林场第二区山地3亩为安葬和纪念过探先墓地。53日,中央大学同意江苏教育林委员会拨3亩土地安葬的意见并通知家属。54日,12单位在鼓楼金陵大学礼堂举行追悼大会。192954日下午二时许,在金陵大学大礼堂举行过探先先生追悼大会,杨杏佛先生致开会词,陈嵘先生报告过先生历史,陈裕光、杨杏佛先生讲话等

    主席杨杏佛致开会词:今天是十二个学术团体及农林、教育、科学界同志及过先生的至友亲属在此开追悼会。在这全国开始建设的时候,我们丧失了过先生,一个真能做建设的人才,我们非常的悲痛,这不独是我们这十二个团体的哀悼,而亦全国之哀悼了。中国自民元以来,十余年中,能真正做建设事业如过先生这样的人才实在很少,过先生为做建设的事业,他牺牲了个人的幸福,为社会谋幸福,我们晓得现在国中许多的农科事业,皆由先生创办的。过先生年仅四十三岁,他的头发已斑白过半,这是他为社会事业劳心劳力过度而使然的。有时有人劝他稍事休养,不要劳动太甚,他每不以为然,仍努力不懈,真不料,竟于一月前一病不起,与世长辞了。先生的死,其光荣有如战士死于疆场一般,先生的形体虽死,但先生的事业永存,他的精神更成为建设期中的原动力,我们今天开会追悼先生,我们哀悼我们丧失掉了建设的健将,我们纪念先生伟大的精神。

                                    (录自一九二九年《农林汇刊过探先科长纪念号》)
                                                                                          

 

 

 

 

 

 

 

(责任编辑:过汉城)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线电话:0510-82629001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