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氏首页 - 新闻 - 博客 - 探古 - 家谱 - 祭奠 - 商务 - 名人 - 宗德 - 图库 - 研究会 - 电子刊物 - 论坛
loading...
新闻日历
过氏茶陵派六百年故乡情
——发祥有夏 自吴来楚
时间:2010/9/17 14:38:32 出处: 作者:过祖荣 19402次

    二、赤子浓浓   故乡情结

    笔者在认真地拜读和研究了茶陵派谱牒后,发现一个从来没有资料披露过的、充分凸显茶陵派过氏子孙传承600年的浓浓故乡情结的重大史实:无锡过氏茶陵派的从七世祖延续至今的主流谱名的编排序列。

    从始迁祖第七世到第十六世,共有十代裔孙,传承二百余年。谱名的编排序列为五言二句:
    士、祖、贻、谋、远;丰、功、衍、绪、长。其含意不言而喻是为了纪念无锡始祖,在宋代护驾丰功和奉旨敕镇茶陵的始迁祖的伟绩;福佑庇荫子孙后代二源远流长。

    从第十七世到第二十二世,共有十二代裔孙,传承三百余年。
    谱名的编排序列为四言三句:
    发、祥、有、夏;世、德、毓、钟;自、吴、来、楚。
    以后的谱名的编排序列就不太清楚了。

    这三句四言的内涵就更加明了。对夏代过国历史的追念!对世代善德纳福、和亲睦族、励志敬业、忠厚诚恳等传统美德的过氏门风的推崇!特别是“自、吴、来、楚”这四个字,更是明明白白地告知生活在湘楚大地的茶陵派过氏后人自己的故乡在哪里?就是从吴地(无锡)来到了湘楚。

    这谱名的编排序列是从何时何代开始的?是列祖列宗刻意安排还是巧合?目前无从考究。可是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茶陵派过氏后人刻骨铭心的故乡情结!

    据笔者个人分析性看法:
    (1)这是由茶陵族人中一位或几位德高望重的饱学之士所拟定、并且得到绝大多数宗亲认可而约定俗成。
    (2)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编撰而成的,第一阶段为五言二句、第二阶段为四言若干句。
    (3)编撰的时代应是在相对的早期,而且后代子孙多能遵循序列排名。
    (4)茶陵派祖礼支十三世后有一部分失去联系而失修。但在重新接上联系时,这部分宗亲的排名序列却丝毫没有混乱。
    (5)衍绪数百年,传承有序;前人可拟定后人的谱序、而后人是绝不可能改变前人的谱名而具有不可逆性。更能体现茶陵宗亲六百年来对无锡故乡深深的眷恋!
    也由此而引申出夏王朝过国的后人们,遭受了国破人亡被追杀,被迫改姓或托附他姓的三千年以后,仍能坚持不懈地请求宋高宗御赐恢复‘过’姓。这是何等坚定而又难能可贵的信念啊!

    三、关山难阻   族脉绵绵

    在明朝天启年间,(1625年),无锡过郡马第十四世孙名应麒,奉派到湖南茶陵为官。相约当地宗老到衙门晤谈。随即请宗亲们陪同到城关北外大山寺之右拜谒士恒公墓。

    据应麒记述:但见枯木荒疏、碑残石裂之景象。应麒心中感慨万千!想到过氏徙居茶陵一脉,亲谊甚笃!关山难阻、族脉绵绵、血浓于水!就必需要户有谱、家有庙,方可传至永久。于是应麒提议茶陵宗亲合力修复祖墓、修建祠堂和修辑家谱。当即捐赠《锡山过氏谱略》一卷和俸银若干;手书“先后重光”匾额悬挂于各祠堂。
    这样,在湘宗亲踊跃捐款,购置土地,并报请府衙王大人照准登记在册。推举宗亲生员:蒙征、蒙抡、人远三人轮收租谷作为基金,用以永远供奉祭祀之用!
    这桩善行,比无锡八士桥“过氏义庄”还要早145年时间。使得祭祀香火代代相传。

    到了1906年,光绪甲辰由会元钦点翰林、总办湖广学堂,后来成为国民党元老的谭延闿在为云阳过氏五修谱作序时也身为感叹道:既经分房、则谱可以修矣!而当日犹未遽修。直待明天启五年,有孟玉公十四待孙讳:应麒者,自无锡来官茶陵。召父老入署,分其鹤俸、遗其谱略;且额以“先后重光”悬诸祠堂。然后醵金鸠族辑而修之。噫!孟玉起家无锡、士恒胙土茶陵。一在江之南、一在湖之南。楚水吴山各遥相望。藉非天造地设得一人,详其颠末于其间。又乌知其楚不异于吴所云耶?聊以应麒公之遗序征之也。迄於今,谱经五修矣!其间:忠孝有书、节义亦有书;科名有书、士宦又有书;燐燐炳炳何!莫非本应麒公之遗蹟。率有旧章而已!”

    翻译成现代话就是:“既然已经分房了,那么就可以修谱了。而当时没有立即修谱呢?一直等到明朝天启五年,有一位孟玉公十四世孙,名讳叫:应麒,自无锡来到茶陵为官。召当地宗亲父老进入衙署内。(应麒公)捐出自己的薪俸、馈赠《无锡过氏谱略》;并且手书匾额“先后重光”悬挂在诸房祠堂。然后合族大家凑钱编辑修谱。我深为感叹啊!孟玉起家在无锡、士恒开辟在茶陵。一个在江苏之南、一个在湖湘之南。湘楚之水和吴越之山各遥遥相望。除非能天造地设地得到一人,能详细地了解其中的开始和末端。否则又怎么能知道湘楚与吴地(谱牒)的差异呢?现在可以用应麒公之遗篇、序言来作为佐证了。到现在,已经五修谱了!这里面:忠孝有书、节义亦有书;科名有书、士宦又有书;详详细细清清楚楚!难道不是遵循着应麒公所遗下的轨迹,沿袭着旧的章程在开展吗!”

    在1943年,抗战胜利初显曙光。无锡长房派宗亲钟粹担任湖南省衡阳盐务总处处长、宗亲曾望担任湖南省硝磺分处处长。俩位宗亲对无锡过氏修谱十分热心。他们公务之余,专程到攸县大洲。遍谒各房祠堂,当地宗亲备酒宴招待,族谊融融。谈及无锡续修11巡宗谱事宜,苏州、常州等地支派拟一倂汇入。唯独茶陵派一有数百年未能合辑了。特别是祖礼支派,自从明嘉靖4年第四巡宗谱、十三世以后就失修了。以至于1906年茶陵派第五修时,谭延闿作序时备述:“长房传九世,因差繁分竄、杳无下落、成早卒。”距离当时已经450多年了。建议茶陵各支派安排代表前往无锡洽商合辑宗谱事宜。

    于是,茶陵宗亲公推长房祖礼支25世孙:自祚,字福钦,号抡英;二房祖文支24世孙:钟梅,字芷华。携带本支第6修谱牒到无锡汇编。只因三房祖德支时间来不及未能一倂汇入,实为一大遗憾!
    无锡11巡宗谱玉成,茶陵宗亲瑞林、退之、石麟、振兴来无锡领谱。由安仁长房祖礼支敬领‘第67支字号’宗谱;攸县大洲的二房祖文支敬领‘第68百字号’宗谱。请回湖南供奉祠堂、祭告先祖!

    而后凡是湘楚过氏后人来到无锡,多能恭诣惠山过郡马祠拜谒;也有到马鞍坞过郡马墓祭拜。肃然而起孝敬祖宗之思、穆然而生和宗睦族之心!

(责任编辑:过焰)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线电话:0510-82629001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