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氏首页 - 新闻 - 博客 - 探古 - 家谱 - 祭奠 - 商务 - 名人 - 宗德 - 图库 - 研究会 - 电子刊物 - 论坛
loading...
新闻日历
无锡过氏析派迁徙概况
时间:2023/7/7 13:04:04 出处:无锡过氏文化研究会 作者:祖荣 1052次
无锡过氏析派迁徙概况
 
 
過祖榮
07-04
阅读 8486
 

过郡马府遐想图

 

浅述无锡过氏的迁徙史

过祖荣

自南宋定都临安后,郡马过孟玉与高平徐王之女逍遥郡主,由故乡安徽和州(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前往京都,途经无锡。郡马公深受梁溪山水之胜,由高宗敕赐郡马府邸于无锡南塘黄藻里。

据《东亭镇志》介绍,郡马府邸与庄园封地较大:南起扬树园之南的“木头湾”,即以冷渎港河之北;北至兴塘河边的“黄藻渡放马滩”。郡马宫邸位于“南房巷”。后人逐步移居“门楼”一带。帐房间所在地即今“过南庄”、犁稍泾;“李巷”设厫间以存米粮;堆放柴禾于今“柴巷”之处;昔日辕门鼓吹的乐工孙、江二姓的后人到乾隆年间还居住于“坟头湾”一带(即过氏坟地及墓庐“普德观”、“朝阳庵”所在地)。现今地覆盖东亭镇“门楼”、“柏庄”、“春星”三个村及广益镇的一部分地区。约有十余平方公里之广。

过氏在南宋定居以后,经历元、明、清历朝,逐步由天潢贵胄融入当地社会,人口日渐增多,成为无锡地区的名门望族。

随着时日推移,过氏后裔人丁日旺,原封地的土地等生产、生活资料已经供不应求。于是开始在元末明初社会动荡变革的时候向周围浸润发展。这时正值第七、第八、第九世的传承期间。于是从第八世开始分迁各派别居。大概有以下几种状况:

一、长房派子孙按“长子不出宅”的旧例,仍居住在东亭郡马宫邸一带。包括原过郡马府的南房巷、东亭镇、李巷、柏庄、杨墅园、门楼、柴巷、坟头湾等地。

二、从军或当官员升迁,而迁居他省的由。湖南茶陵派和云南永胜派。

三、搬出庄园迁居附近地域,河东派迁到柏庄河之东;后家派、甘露派、西家派、前西庄派、羊桥派、渡头派、中行派、秦村派、观桥派、常熟派、芙蓉山派、大家派、西桥派、浒塘桥派、奚山派、西庄派、梅村派、后西庄派等根据迁徙地不同而命名。

四、入赘他姓为婿而迁徙的有:八士桥派、历村派、兴道派、泰伯派、横山派、渰城派。

五、出继他姓为子而迁徙的有后宅派。

在各支派迁徙到居住地之后,时代又到了明末清初社会变革时期。由于清初统治者推行的铁腕统治政策,如“江阴屠城”、“跑马圈地”等。于是在长房约十七、十八世;小一些房的支派在十三、十四世左右,又出现一次迁徙潮。但这次迁徙没有增添新的支派,只是出现一些新的居住地而已。以后再有清末民国初以及抗战时期的迁徙和读书的,外出工作等的迁徙,情况就比较繁杂了。

综观在过氏迁徙的过程中,有些地名由于过氏族人的居住与过氏子孙有关原因,而沿用至今,这是值得一提的。

一、永胜派7世仁原名仁奴,随军征战至云南永胜,屯垦戍边。以长官千户候仁的姓氏命名所屯地名。“过营村”六百余午传承至今。

二、茶陵派八世祖礼,号立泾,徙居安仁县,到一地,大呼:“过家到此了”,因而建村名:“过家到”、“到如今”、“过家村”,作为一行政区域名,沿用至今。

三、后西庄派14世成德。迁居北桥建“过巷”。

四、观桥派15世室字世臣。迁居建“过家桥大巷”。

五、八士桥老三房四派16世士忱字信甫。建造一个村庄就名叫“信甫庄”。

六、秦村派17世锜字惟森。迁居泰伯长浜建“过家巷”。

七、秦村派顺德字祥裕。迁居九里河太平桥建“过家湾”。

八、西家派18世显明。迁居江阴建“大过家巷”。

九、西家派18世圣瑞。迁居江阴建“过家墙门头”。

十、中行派18世大鹍字子晋。迁居羊桥西建“过巷”。

十一、中行派18世士达字君荣。迁居鸭城桥南建“过巷”。

十二、泰伯派18世祥隆字子明。迁居蔡家坝南建“过巷”。

十三、羊桥派19世廷铨字君先。迁居洗马巷东建“过巷”。

十四、后西庄派20世文先。迁居陶家边建“过湾里”。

十五、后家派25世狗发字焕文。在居住地疏浚大河利农田、建桥利行人。从而当地村落命名为“过凤临桥”。

经近几年来对过氏文化的研究,翻阅了大量历史文化资料,实地走访,查阅了过氏第十一巡宗谱的部分记载,及本巡宗谱续修过程中与各支派热心宗亲的多次联系、研究。使过氏子孙的迁徙有了较为确切的说法,部分过氏支派的迁徙、定居,还尚待后人研究。

 

无锡过氏总世系表

 

过郡马府和庄园内的柏庄桥

 
 
 
 

后家派苏州广福沙潭里吕浦桥上

 

浒塘桥派

 

渡头派

 

走访西家派

 
 

羊桥派宗亲过勤中(右2)

 

永福庵与无锡无氏观桥派

过茂良 

六十多年前,无锡过氏续修第十一巡宗谱时,我还尚是个小孩,记得当时从常熟摇来一只船,到永福桥靠岸后,问信到我家找我父亲,说是来修宗谱的,我父亲又召集过家桥德荣等人一起招待常熟宗亲。我父亲兆祯是无锡过氏第十一巡宗谱协访,常熟宗亲到我家来,实际上是把观桥派在常熟那边宗亲的资料送过来。事隔六十余年,到二○○七年,无锡过氏又续修第十二巡宗谱,我又与过家桥振良一起承先父之志,继启续修第十二巡宗谱之责。

无锡过氏自郡马公孟玉始居无锡,传至七世,八世时已遍居无锡各地及周边苏州、常熟、江阴、常州及湖南、云南等地,散居形式都是从郡马府第向周边徙居。当时观桥派祖璠,无锡过氏八世居常熟坝上,自十二世辕开始便陆续返迁无锡景云乡(无锡新安地区)南庙桥,十世文魁迁居过家桥大巷,十六世永福迁居鸦鹊坝。以后不断繁衍,又分居子章里巷,旺大房巷,小张家桥,过家桥五候里,张塘桥,河西过巷上以及苏州等地。

南庙桥其实有名无桥,该桥真名为永福桥,桥旁为永福庵。永福庵是不是过永福创建,暂无历史考证,但永福庵庵内田产一直由过氏族人掌管这是可以肯定的。属于永福庵的土地很多,后来鸦鹊坝,河西过巷上,南庙桥三个自然村的土地以前均为永福庵庵田,田坵名称有:马桶田、棺材坵、常熟坟、常熟 、长生 、点将台、过坟台等,永福庵殿宇规模宏大、佛像高大,有大王殿、观音殿、雷尊殿、猛将殿,后来又增添张巡大老爷。院内一棵古柏二人无法合抱。因当时到永福庵祈祷,许愿十分灵验,常年香火旺盛,由此在民间诱发许多美好的传说,如九井十三坑(专门存放金银财宝),常熟坟树枝上有金茶壶、鸦鹊坝下有玉鸦鹊,厨房间有一座小石桥等等,但从未有人发现。仅为传说而已。

永福庵每年三月都有庙会,从初一闹到十五,过氏族人每年三月十八要到惠山祠堂祭祖,由于人多,每次去惠山要发二只班船,班船都是双橹快船,到惠山浜更是非常热闹,上岸后我们一帮小男孩每人一张小香凳,一个小木鱼,一本香卷,一只小红灯笼,口中念经,手敲木鱼,三步一拜,一路拜到祠堂。

永福庵让无数善男信女祈盼着美好的愿望,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经来过往,她若果真是过永福创办,其数百亩土地,养育着一方民众,这才是真真实实福祉,它将为悠久的过氏文化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时过境迁,那些民风、民俗、农耕文化,地方古迹,地名、村名也都因拆迁而不复存在,永福庵所属地区仅有建造于民国二十二的永福桥遗址还在,江苏省伪民政厅厅长缪斌书写的“永福桥”三个大字伴随那八十多年的水泥桥梁忠诚的守候在原地。如何保留和传承历史文化,将是我每个人都要做的事。

 
 
 
 

云南省永胜派过营村

 

放马滩

南宋初期,宋室南渡时救驾功臣过象贤之子过孟玉,因才德兼备选配徐亲王之女逍遥郡主,是为过郡马。又蒙高宗皇恩御赐封地于无锡黄藻渡。地域:东自鸭城桥;西至上马墩,南起伯渎港;北到兴塘河。

古北兴塘河距黄藻渡约五华里,河面开阔、滩涂广袤;芦苇绿草遍地。是过府文臣武将放马、溜马之地。故俗称“放马滩”,与附近“上马墩”、“跑马岗”。是距今已经近九百年的过郡马府旧址。

 
 
 
 
更新于 昨天
 
(责任编辑:过汉城)
本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热线电话:0510-82629001
loading...